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欧美少儿钢琴教学法(二)

来源:昆虫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于钢琴技术 就像一只史前昆虫无意中爬进树梢一样,艺术能把思想、情感、形象、故事,甚至是哲学都封装、定格、冻结。当我们在听一首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或者德彪西前奏曲时,我

关于钢琴技术

就像一只史前昆虫无意中爬进树梢一样,艺术能把思想、情感、形象、故事,甚至是哲学都封装、定格、冻结。当我们在听一首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或者德彪西前奏曲时,我们就在让那只沉睡于琥珀里千万年的昆虫复活,让我们即使在当代也能重新体验它的存在。但是如你所想,复活可不是简单的壮举,作为音乐家,我们需要智慧去还原乐谱和灵魂,去赐予它生命。然而无论我们的智慧和灵魂有多么细腻和丰富,它们都只存在于我们内心。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个外部媒介—身体,把内在的艺术形象“投影”到外部。这个从内到外的过程就是技术。

如果有人问我:“艺术形象和技术哪个更重要?”那么我会回答:“好愚蠢的问题呀!”但是如果有人问我:“对于初学者来说,艺术修养和技术训练应该先重视哪样?”那么这个问题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有趣。以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会尽早去启发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不管我多早开始,都需要先给学生一些技术和读谱方面的小提示(不过这个阶段关注更多的还是关于读谱方面的问题,这个我们会在将来讨论)。所以在起步阶段,建立一些简单的技术规则是不可回避的,然而有趣的是,当我们进入到高级水平的演奏时,情况会完全相反,技术最终总是被艺术修养“带着走”甚至“拖着走”。那么,回到初始阶段,这些简单的技术规则是什么呢?对于我来说,这个阶段只需要强调两个概念—用指尖和用手腕。为什么只有这两样?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对钢琴技术有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从钢琴技术的定义开始讨论。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技术是实现艺术形象的能力”。啊,如果生活就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该多好!或许更简单粗暴的解释应该为:技术就是弹奏技能有多快、多强和多准,以及音色变化有多丰富。这是一个很具体的定义,但这只是给我们定了目标,至于怎么能达到这个目标却并没有太多帮助。然而,当我们看向88个琴键,再低头看着可怜的十根手指,开始了解钢琴之所以难,是因为它需要我们在各种把位下协调双手了以及通过手臂和手腕在不同把位之间巧妙地转换。手和手指、手臂和手腕......突然心里逐渐变得清晰了:技术就是如何正确地理解钢琴与身体的相互作用,从指尖,到第一、第二、第三关节,再到手掌、手腕、前臂、手肘、上臂、肩膀、躯干,上至颈部和头、下至臀部、腿、脚和脚趾。对技术的掌握就是对动或静的把握。所以什么动作是真正有用的,并且该如何训练它们呢?

当我刚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教学讲座的时候,我经常被问到两个问题“怎么去训练一个正确的手形”?和“如何避免手指第一关节塌下来”?坦白说,刚开始被问到的时候我都有点儿懵,因为我自己的教学中从来没遇到这两个问题。但是进一步反思,这些问题也就解释了我在各地大师班上经常遇到的一个现实的问题—一种僵硬的、紧紧“握住”想象中的球的手形,让手看上去像是“专业的手形”,手指僵硬以防第一关节塌下去,但是这个代价就是“僵尸”一般的手。其实,在真正高级别的演奏中根本不存在手形这个概念,而在初学阶段真正的手形是从内到外通过几个月的培养慢慢建立起来的。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一样,对于初学者我只强调两点:用指尖和用手腕。用指尖弹琴意味着贴着键用指尖触键,这简单地动作就会确保第一个关节不会榻,同时触键时摁住甚至抠住琴键,就像按电梯楼层一样,这种指尖上的压力会产生一种向上力,使得后面一排三关节凸出来,形成一个牢固的拱形。而用手腕意味着它与手和手臂组成一个复式三级杠杆,以手腕上下地发力,通过指尖传送能量至琴键。此外手腕轻轻地向下会辅助拱形的形成,也有助于弹出一个柔和且饱满的音色。当学生通过这种弹奏法形成了一个放松的手形(通常与读谱的基本能力同步进行),就可以开始引入高抬指训练,甚至(虽然我不用)开始用手腕做吊臂的训练,但是注意别吊得太高。

这种手腕和手指理论的来源其实是钢琴家李斯特,他经常会让学生做以下练习去感受手指和手腕的关联(见例1)。

例1

五个键将通过手腕同时按下,并且有意识地感受每个指尖的支撑力。敏感的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抬”手腕如吸气,以及“落”手腕如呼气的内在联系,就像唱歌一样。而与唱歌不同的是,弹琴在吸气的时候也可以发出声音,就像李斯特为我们展示的下一个练习一样(见例2)。

文章来源:《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kcxbzz.cn/qikandaodu/2021/0208/503.html



上一篇:镜头下的昆虫隐私揭秘
下一篇:昆虫剪影

昆虫学报投稿 | 昆虫学报编辑部| 昆虫学报版面费 | 昆虫学报论文发表 | 昆虫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昆虫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