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昆虫界的“陷阱大师”它们制造的陷阱可以说是

来源:昆虫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昆虫建造的陷阱 对于昆虫来说,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既是昆虫表皮的主要组成成分,又是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昆虫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来获取蛋白质。

昆虫建造的陷阱

对于昆虫来说,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既是昆虫表皮的主要组成成分,又是昆虫生长发育和生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昆虫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来获取蛋白质。昆虫获取和利用蛋白质的方式很多:昆虫会经常捕捉猎物来补充蛋白质;昆虫还吃掉自己饲养的“家畜”,就像蚂蚁有时候会吃掉自己饲养的蚜虫来补充蛋白质;昆虫会依靠体内的共生菌来循环利用蛋白质;昆虫还会发育出很薄的表皮或者不含蛋白质的毒液来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为了更多地捕捉猎物来补充蛋白质的不足,很多小型昆虫甚至想捕获比自己体型大得多的猎物,那就要好好地动一番脑筋了。于是,昆虫进化出了一种绝技——设置陷阱。

会建造陷阱的蚂蚁


南美洲亚马孙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名为“Allomerusdecemarticulatus”的蚂蚁。这种蚂蚁专门生活在树上,为了在寄主植物所提供的有限的生存环境中获取充足的猎物来补充蛋白质,这些蚂蚁学会了在树上布置陷阱来捕捉会飞行或善跳跃的猎物。它们构建的陷阱真可谓“结构精巧,用材考究”。

对蚂蚁们来说,建造这样一个陷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首先,蚂蚁们要利用它们锋利的上颚,在寄主植物的枝条内部咬出一条隧道,然后在枝条的表面咬出一些圆洞,这些圆洞向内与隧道相连,圆洞的直径比蚂蚁的头略大些,方便它们进出。紧接着,蚂蚁们会咬断圆洞周围的植物表皮上的微毛,运到隧道内,利用它们口内分泌的一种混合物,将微毛粘贴到隧道内壁上。这一过程类似于建筑工人将水泥涂抹到墙面上,以使墙面更加牢固。蚂蚁们还会随机地留下一些微毛作为支柱。


准备妥当后,蚂蚁们会从另外一种植物上引种来一种特殊的真菌。这种真菌生长迅速,蚂蚁们利用快速生长的菌丝来加固它们的陷阱。这种菌丝不但会缠绕到蚂蚁们预留的柱子上,形成一个海绵状的平台,还会沿着圆洞的洞口迅速蔓延并扩展到陷阱的其他地方。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蚂蚁们埋伏在洞中,大张着锋利的上颚,等待猎物自投罗网。当有诸如蝗虫、蛾子等猎物停留到陷阱的平台上时,蚂蚁们会探出头来,咬住猎物的足、翅或者触角,使猎物动弹不得。这时,一大群蚂蚁蜂拥a而上,用它们的螫针狂刺猎物,直至猎物失去知觉。然后,它们再齐心协力将猎物搬运到陷阱附近的巢穴中慢慢享用。

另一位伏击高手是一种被称为“蚁狮”的小型昆虫,因为喜欢捕食蚂蚁而得名。蚁狮实际上是脉翅目昆虫的幼虫,它们常常会在柔软的土壤或沙地上挖掘出一个个漏斗形的小陷阱。虽然陷阱的结构简单,但是对于体型微小的蚁狮而言,那可是个费时费力的苦差事。而且,能否捕到猎物,主要看陷阱的倾斜度、大小和深度。


不同种类、甚至同一种类不同龄期的蚁狮所建造的陷阱大小是不一样的。建造好陷阱后,蚁狮会潜伏在陷阱的底部,用沙子或土壤盖住身体,只露出两个硕长的上颚。值得一提的是,蚁狮特殊的上颚为蚁狮所独有,被称为“捕吸式口器”。这种口器的上颚延长呈镰刀状,其腹面有一个凹槽,下颚的外颚叶相应延长贴在凹槽上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食物道。捕食的时候,蚁狮将上颚刺入到猎物体内,然后注入消化液,进行体外消化,再把消化好的液态食物吸入到体内。


为了避免猎物逃脱,蚁狮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尽量将陷阱的内壁处理光滑,使猎物一旦掉入到陷阱中就无法再爬出去。有时,蚁狮也会击打沙粒来攻击掉入陷阱的猎物。对于蚁狮而言,挖掘一个陷阱是个辛苦的工作,所以,必须好好地维护现有的陷阱。实验表明,如果陷阱被毁坏,蚁狮就一直忍耐着饥饿,也不会再重新建造一个新的陷阱,直到活活饿死。

在新西兰的地下溶洞中生活着一种蕈蚊幼虫,它们能够制造会发光的丝,通过这种发光丝的陷阱来捕捉猎物。


蕈蚊幼虫的口腔中具有一种特殊的构造——产丝器,能够分泌韧性很强的丝。在吐丝的过程中,蕈蚊幼虫还会吐出一滴一滴的黏液,使它们的丝看上去很像一串串项链。这种挂着黏液滴的丝就是蕈蚊幼虫的捕食陷阱。

文章来源:《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kcxbzz.cn/zonghexinwen/2021/1022/1014.html



上一篇:洋辣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昆虫?它为何成为了许
下一篇:英媒:“举手之劳”就可以让昆虫免于灭绝

昆虫学报投稿 | 昆虫学报编辑部| 昆虫学报版面费 | 昆虫学报论文发表 | 昆虫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昆虫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