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为什么有蝗灾,却很少听说其它昆虫成灾的?蝗

来源:昆虫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日前在印度发生的大规模蝗灾让作为邻居的我们也开始有点慌了,足足4000亿只蝗虫,要是过来了那还得了?今年的蝗灾的规模堪称空前,它们从东非开始出发,横扫南亚越过巴基斯坦并

日前在印度发生的大规模蝗灾让作为邻居的我们也开始有点慌了,足足4000亿只蝗虫,要是过来了那还得了?今年的蝗灾的规模堪称空前,它们从东非开始出发,横扫南亚越过巴基斯坦并直逼中国边境。每3000万到5000万只蝗虫可以覆盖150公里,一天吃掉200吨各种植物,而人类作为以耕种为主要谋生方式的物种,对这些区域的人民打击可谓空前巨大。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吃草的虫子那么多,却很少听说有像蝗虫一样达到“遮天蔽日,神明震怒”的规模。比如我小时候经常捉着玩的尖头蚱蜢,其实这也是一种蝗虫,学名叫稻叶大

剑角

蝗(AcridalataMotsch),但是它们似乎就没有出现过大量成灾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社会性昆虫的力量大

因为蝗灾并不是单纯地数量多,它们是真的在“组团推进”。

我们知道昆虫的体型很小,并不具有智力。但是这些小东西在某些时候却会表现出类似智能的行为,比如蚂蚁可以找到最短的路,白蚁可以建造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蜜蜂能通过跳舞蹈来传递蜜源的信息。那这些小东西是如何做到这么复杂事的呢?

当蚂蚁移动时,会释放信息素,这样它们就可以“闻着”自己的气味回到巢穴。在某只蚂蚁在发现食物后,就会回到巢穴并释放另一种信息素,其它蚂蚁接收到信息素后,就知道只要根着这只蚂蚁的气味走,就能找到食物,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对昆虫的小神经节来说不算困难。

因为蚂蚁外出觅食是随机行走的,所以难免会绕弯路,但是没关系,当它们倾巢出动后,你会发现蚁群行进的路越来越短,这也就是我上面说的找到最短的路了。

那么蚂蚁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只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小技巧,信息素具有挥发性,在路上留下信息素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弱。而蚂蚁不仅要沿着信息素走,还喜欢沿着最新鲜的信息素走,蚂蚁在行走时速度非常快,时常会“出轨”,但是没关系,它们还能闻着随风飘来的信息素回到正轨上。

那么如果这条误闯的路比原来的更短,信息素自然就会更新鲜,其它蚂蚁就会选择这条线路。是的,就这么简单,一件看似复杂的事情只需要最简单的机制就可以触发,以这样的方式统筹动作的昆虫群被称为真社会性(Eusociality)动物。

社会我蝗哥

那么蝗虫呢?它们有点特别,是介于独行与社会性之间的昆虫。在数量不多的时候,它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影响,多数情况下蝗虫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因为昆虫非常容易感染极致命的真菌,死亡率其实很高。而且还有鸟类等小型食肉动物作为天敌压制着它们的数量。

但是如果出现一些特别的气候比如说干旱,事情就不一样了。因为真菌的传播需要较适宜的温度与较大的湿度,一旦这个枷锁被打开,蝗虫的数量就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疯狂增长,以这一次的沙漠蝗虫为例,雌虫一次可产卵多达100枚,其中只有大约百分之一可以活到成功繁殖,只要压力稍微低一点点,成长周期就缩短到2个星期,成年率达到10%,数量就会在短时间里暴增10倍!

而量变会带来可怕的质变,这是蝗虫的基因里埋了一个触发开关——它们的后腿如果在四个小时内发生过每分钟数次来自同类的摩擦刺激,就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5-羟色胺。

其实这就是一种信息素,于是蝗虫转变成一种社会性昆虫。这可就不得了了,它们会集中在一起迁徙,从一盘散沙变为整齐划一的“怪物”。原理也很简单,向着信息素更浓的地方移动,而在食物丰富,幼虫出生多地方信息素会额外浓,所以它们会不断向着未被吞噬的地方移动,演化为一场可怕的天灾。

正如澳洲的大火只能等雨一样,在规模空前的蝗灾面前,人力还是相当有限的,所以只能“消极”等待它们自然消退,比如大雨带来的致命真菌大流行。就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来看,蝗虫尚没有多大侵入中国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我国的专家认为这依然值得保持关注。

文章来源:《昆虫学报》 网址: http://www.kcxbzz.cn/zonghexinwen/2021/1209/1084.html



上一篇:农村这几种昆虫可以吃,有的还能治病
下一篇:逆天的昆虫,能喷射超100℃的“炮弹”,被吞进

昆虫学报投稿 | 昆虫学报编辑部| 昆虫学报版面费 | 昆虫学报论文发表 | 昆虫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昆虫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